B站这届模范老师,怎么和我想象中不一样?
众所周知,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,聚集了一群德高望重的老师。
他们有的,在物理课大玩cosplay,用手里的教具展示什么叫“以雷霆击碎黑暗之巅”。
有的用5G网速冲浪,对学生们喜欢的乙女游戏角色,如数家珍。
还有的用洪亮的声音和“核善”的眼神,不留情面地,叫醒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学生。
今年教师节,B站发起首届模范老师评选,上述几位老师都榜上有名。
最终,进入总决赛的老师共有7位,他们分别是@王德峰、@数学汤家凤、@杨宁老师、@一只姜老师、@夏振东讲物理、@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、@杜素娟聊文学。
在很多人眼中,模范老师应该为人师表,仪态端庄,情绪稳定,循循善诱。
那么,这几位老师,又是凭借怎样的优势脱颖而出呢?
UP主@一只姜老师 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,甚至还是学校的副校长。
然而,作为一名老师,她却经常把讲台变成舞台。
在课堂之外,跳舞是姜老师坚持多年的爱好,她也在B站分享了许多翻跳女团舞的视频。
看起来很年轻的她,其实有了快10年的教龄。
2013年从港大毕业后,她考到了深圳的中学当老师,还在2021年当选了副校长。
在学校里,跳舞是她和学生们拉近距离的方式。
有时候学生起哄求她跳上一段,她就大方加入同学们的狂欢。
不过,姜老师也会用跳舞这件事和同学们谈判,想看跳舞可以,但是下次英语可得努力考满分。
在课堂上,不仅有爱跳舞的老师,还有擅长魔法的老师。
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各种枯燥理论,教中学物理的@夏振东讲物理,开发了许多创意实验,让学生爱上物理。
在讲解特斯拉线圈时,他用线圈加上在废品收费站买来的材料,在课上自制了一个“雷电法杖”。
只见他穿上黑色斗篷,举着刚做好“法杖”对准头顶的灯管演示。
紫白色的电流清晰可见,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。
他的课上,还有很多有趣的演示。
在讲解激光时,夏老师带上护目镜,化身007,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他用激光对准手上的火柴,瞬间点燃,展示了激光强烈的热效应。
为了展示激光的高能量密度,他又拿出几个黑色的气球在教室排成一列。
紧接着,他用一束激光对准气球,气球瞬间逐一爆破。有了这样的课堂经历,知识很难不在脑子住下了。
有的老师,对网络的沉迷不亚于班里的同学。
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的@杨宁老师 就是一个5G冲浪高手。
网文、电影、热梗......他用文学理论知识讲解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,拿捏了年轻人的精神状态。
在B站,杨老师的课程虽然动辄20多小时,但播放量基本都过百万,学生们硬是把课上出了追剧的状态。
在美学理论课上,他深谙年轻人热衷讨论的“be美学”(bad ending)。
杨老师结合这个当下流行词汇和同学们解释,为什么那些让人难受的结局,反而美得让人欲罢不能?
杨老师点出,因为不完美的结局,往往更容易激起人们追求美好的欲望。
同样的,越是不完美的结局,越激发人追求完美的欲望,人才会合上书后还久久“意难平”。
或许给年轻人讲美学原理,就是要从他们眼中的美出发。
还有一些老师的非典型之处,不在课堂形式,而在强烈的个人风格。
教考研数学的@数学汤家凤 ,就凭借火爆的性格,和不稳定的情绪,成为全网课堂叫醒服务第一人。
“你怎么睡得着的!你这个年龄段,你睡得着觉?”
“现在我就感觉匪夷所思啊!我们当年读大学不是这么读的啊!”
这些每个大学生听到都会虎躯一震的经典台词,就是他在课上看到学生睡觉,发出的灵魂呐喊。
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,上课走神,汤老师都会忍不住暴躁起来。
这些劝学名场面,也被网友们做成许多“叫醒合集”,被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循环播放。
闹钟能唤醒同学们的身体,但汤老师的骂声,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。
其实,汤老师更多是苦口婆心,打心底里为学生着想。也正因如此,学生们才会心甘情愿上赶着“挨骂”。
就像网友说的,在大学里还有这样催着你跑的老师,真的很难得。
和汤家凤老师一样,@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一讲到重要知识点,也容易情绪激动。
为此,他开创了“人叫版”授课法,“教学教学,不叫怎么学?”
在古诗赏析时,石油哥对着镜头提点大家,脸上的每块肌肉都在用力:
“太多同学都说自己平时读不懂古诗作者的情感了。小朋友,你是不知道正确的方向!”
在他看来,古诗不是洪水猛兽,更像是古代人发的矫情朋友圈。
古人出去玩没带手机,拍不出那么美丽的景色,于是写下了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
在B站,你总能发现卸下严肃面具的老师们,展示各自有趣的灵魂。
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老师,会发现在他们的许多不模范行为背后,是对教育这个命题的独特思考。
同样入围这次评选的@王德峰 ,就对教育有自己的坚持和理解。
王德峰老师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自从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他已经在复旦教学超过30年。
在B站,王老师经常通过哲学知识开解年轻人,和年轻人对话。
比如,最近有人沉迷于研究命理学,开始热衷上香,而王老师早已在哲学里,悟到安心立命的智慧。
孟子说,“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”。他用孟子反内耗,引导年轻人自我和解:“人生在世总有追求,我们求的是什么?成长,而不是成功。你信命就可以了,然后把你的努力,你的乐趣放在你的成长中去。”
愿意和不同年龄、不同圈层的网友们对话,和王老师对教育的态度相辅相成。
一直以来,老师有“模范教师”的荣誉标准,学生也伴随“优生”“差生”的标签归类长大。
但王老师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评价,他说:“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词典当中,不允许出现这样一个词汇,叫‘差生’。”
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的奖励,差生班、尖子班这样用文化课成绩归类学生的方式,对个人的精神成长很不利。
他更支持,教育是有教无类,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。
那么,这些老师中,谁才是最模范的老师?
其实,就像视频结尾华东政法大学教授@杜素娟聊文学 说的,模范,不是一种固定的范。
“一个真正的老师,首先要是一个真实的人
一个有趣的老师,必定拥有个性化的灵魂
这样的老师,才能在坚壁上开窗
学生们,才有机会摆脱那一道道僵化的规训和标尺。”
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,做不到模范也没事,一个真实的人就很可爱。
最后,愿我们都能享受教育的更多可能,祝所有老师们教师节快乐!